-
蓝字 关注我们
8月26日,云南楚雄人才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服务中心运营发布暨人才见面活动在楚雄举行,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楚雄州人才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里程碑。该中心由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统筹组建,州科学技术局监管指导、州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具体运营,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组建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人才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服务中心。
活动现场
州委组织部副部长李育斌介绍说:“楚雄州积极探索组建人才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服务中心,通过搭建‘一个平台’、破解‘两难堵点’、打通‘三个通道’、实现‘四在目标’,为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搭建快车道。”
活动现场呈现的人工智能“楚晓才”
在中心运营发布活动环节,人工智能“楚晓才”以数字化视角、智能化语言,将平台立体地呈现在众人眼前。“我们搭建了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专家人才的服务桥梁,发挥科技服务的作用,激活了‘项目孵化+双招双引’动能,为全州科技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与科技双重驱动力。”云南楚雄人才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服务中心负责人王连贵介绍。
云南楚雄人才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服务中心揭牌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现场嘉宾为云南楚雄人才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服务中心揭牌并举行了启动仪式,开启了楚雄人才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崭新篇章。活动正式发布了第一批科技成果清单和需求清单,让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从“大海捞针”迈向“精准匹配”。
集中签约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路演活动中,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多家科研机构主动前来申请参加项目路演。活动期间,共签订合作协议10个、转移转化协议4项,聘请了8位技术经纪人。目前,中心已建立专家人才、技术需求、科技成果、成果转化“四张清单”,收录创新平台载体116个、专家人才信息1575条、企业技术需求949条、科技成果42162项。
项目路演
楚雄州人民医院骨二科副主任医师刘应良带来了由其团队研发且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刘氏针”,并现场签署了成果转移转化协议。他表示:“借助平台实现成果转化后,我们发明的钢针能拓展更广泛的应用范围、推广至更多医院,让患者用上更优质的医疗器械。这不仅能大幅降低手术失败风险,还能让患者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最终实现造福百姓的目标。”
与会人员到云南楚雄人才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服务中心参观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还实地观摩了云南楚雄人才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服务中心,部分专家人才参加了人才见面座谈会。座谈会上,各领域专家人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了诸多极具创新性与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对楚雄州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持续完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健全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和发布体系,加快构建‘源头供给+转化服务+产业培育’工作链条,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州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晁建伟表示。
23家高校和科研机构、97户创新主体(企业)共170余人参加活动。
记者丨 张文静 杨龙
摄影 丨 王洪
编辑丨 杨敏慧
来源丨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一审丨 杨敏慧
二审丨农耀
三审丨符文华
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