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字 关注我们
原标题:
丝路云裳 美美与共世界共享
2025丝路云裳 ・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活动(北京)新闻发布会举行
9月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同步启幕本届赛装文化节北京推介活动。
发布会现场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翟玉龙,围绕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的总体情况、重要意义及预期目标等作主发布;中共楚雄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围绕楚雄州在推动楚雄彝绣文化产业及云南非遗服装服饰传承发展的举措、成果,以及此次赛装文化节将如何进一步提升楚雄彝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作主发布。
据了解,民族赛装文化节作为云南省保留规格较高的民族节庆活动之一,自2016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5届,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商务厅、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承办;云南省各州市委宣传部协办。文化节以“丝路云裳 美美与共 世界共享”为主题,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以服饰为媒、以文化为桥,推进非遗与时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IP。
中国国际时装周•楚雄时装周彝绣非遗创新专场现场
近年来,在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支持下,楚雄州委、州政府大抓彝绣文化产业,在楚雄州委宣传部统筹推动下,构建起了“政策引领—平台赋能—金融支撑—数字驱动”的全产业链生态,制定实施全国首个《楚雄彝绣手工刺绣生产技术》团体标准,并通过国家标准信息平台发布。“楚雄彝绣”集体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成为全国首个非遗服装服饰类区域公用品牌。联合新华社启动运行全国首个“新华・楚雄彝绣产业发展指数”“新华・楚雄时装周指数”,成立彝绣现代产业学院,在全国首创推出“彝绣贷”“彝绣保”“彝绣邮”“彝绣标”等11项举措。全省金融机构累计为彝绣经营主体提供优惠贷款4.29亿元,降低物流成本近40%,提供绣娘意外风险保险1.2亿元。建成全国首个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成功创建2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2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产业发展格局。
楚雄彝绣和绣娘
2024年,全州6万绣娘人均年增收3840元,同比增长7.56%,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就近就地就业。彝绣经营主体激增至2233户,其中规上企业13户,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3.12亿元,同比增长13.2%,年产值11.3亿元,“楚雄彝绣”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展现云南文化自信的温暖产业和幸福产业,为云南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兰之云裳”中外非遗服饰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现场
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于今年8月至10月期间,在北京、上海、广东、福建、云南等地联动举办,以跨区域、多城互动的形式拓展云南文化品牌的传播维度。本届文化节秉持高规格国际视野,依托《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搭建高层级国际平台,推动非遗与时尚深度对话。楚雄时装周与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首创“双品牌”平行合作机制,放大1+1>2品牌效应。活动期间将举办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楚雄彝绣杯”非遗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活动新闻发布会、联合中国外文局携文莱等8国外交官和第二届兰花奖“友好使者奖”获得者及国际友人为楚雄彝绣“代言”、中国国际时装周・楚雄时装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楚雄彝绣创新专场发布、第三届楚雄时装周、智库专家话彝绣等31项活动并在9月始发“楚雄彝绣号”新成昆铁路动车专列,全方位呈现非遗与现代美学的融合创新,为彝绣产业升级和品牌国际化注入新动力。
发布会上,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指数研究院副院长亓芳芳,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谢方明,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事业发展部主任时光,北京大学教授张华,新锐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侯若祎分别就智库支持、楚雄彝绣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等内容答记者问。
中央、中央驻京新闻单位和北京市、云南省各级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
记者丨 李朝斌 李薇薇
摄影 丨 王洪
编辑丨 杨敏慧
来源丨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一审丨 杨敏慧
二审丨农耀
三审丨符文华
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举报